6月6日端午节前夕,使馆王大学政务参赞一行前往喀布尔大学看望孔子学院老师,并进行安全巡察。
一条郁郁葱葱的林荫直道,把整个校园渲染得静谧安宁。来到孔子学院,斜瓦房顶、南方园林的洞门、高挂的红灯笼,一股浓郁的中国风让人倍感亲切。更让人感到亲切的是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国文化的同胞。孔子学院李惠阳院长来阿已两年半了,他带着几名老师教授中文、弘扬文化。这几年,在喀布尔,会说中文的阿富汗年轻人多起来了,愿意学习中文的人更多了。
(李惠阳院长介绍阿富汗学生作品)
李院长向使馆一行介绍了“2018年孔子学院文化节获奖作品”,阿富汗学生们文笔流畅的作文、精巧细致的剪纸、工整的毛笔字,将孔院老师们的艰辛和敬业镌刻进潺潺流逝的时光里。
(李院长介绍学院功能室)
这几年,在连续几茬院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孔院发展很快,设立了语音室、图书室、书法教室,装修改造了小礼堂。“语音室电脑都是当前最好的”、“这里的5000册图书都是国内配套的精装版,‘家里’很重视阿富汗孔子学院”、“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,阿富汗学生也学得很认真”,李院长如数家珍的介绍着各个功能室的建设时间和历程,言辞之间欣慰又骄傲。
王参赞一行也边走边看,看到书架上整齐精致的书籍,忍不住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翻看起来。“孔子学院各个功能室都整洁素雅,有中国风更有文化气息,更重要的是成效斐然。你们现在声名在外,阿富汗好几所大学都向使馆提出希望开设中文系或中文课,仅仅4位老师能做得这么好真不容易”。
(翻阅图书室藏书)
走出孔子学院教学楼,经过一段颠簸的石子路,来到教师公寓,王参赞代表刘劲松大使和使馆向孔院老师赠送节日慰问品。“明天就是端午节,大家远离家乡和亲人,都不容易。使馆给大家带了点国内的粽子,尝尝家乡味”。李院长和老师们深表感谢,“这里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很好,安保措施也有很大改善,最大的问题是孤独。所以一到放假,我们就一起学习。这次使馆专程过来看望,给我们很大的鼓励。”
(教师公寓里聊家常)
离开喀布尔大学,王参赞一行又分别看望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驻喀布尔记者站记者,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礼物。王参赞说,“我们知道记者职业特殊,都想拿到第一手信息,但是现在专门针对记者和救援人员的二次袭击增多,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,安全是第一位的!”
(看望新华社和央视驻喀布尔记者)
6月7日端午节当天,王参赞一行来到使馆项目建设工地,看望中铁十四局的员工并送上节日礼物。“为了使馆的建设,你们远离家人,千里迢迢到阿富汗工作,经常加班,你们辛苦了!今天大家好好休息,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。使馆也祝大家端午安康、阖家吉祥!”
(看望中铁十四局员工)
每到一地,王参赞一行都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,认真检查安保措施,叮嘱大家防微杜渐、保重身体,让单位放心,让亲人安心。